關於醫家<高濂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高濂(生卒年不詳),字深甫,明代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活於萬曆年間(1573-1620年前後),為文學家兼養生學家,尤精於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。其著作《遵生八箋》十九卷,系統性整合中醫養生學說,涵蓋四時調攝、起居宜忌、飲食療養、丹方秘藥等範疇,為明代養生文獻之重要代表。
學術背景與中醫思想
高濂深受《黃帝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理論影響,主張養生須順應自然節律。其著作強調「陰陽調和」與「五行生剋」原則,例如《四時調攝箋》中,依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之特性,提出相應的導引、服食與情志調攝法,與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一脈相承。
《遵生八箋》中的中醫養生特色
- 四時養生
高濂詳述二十四節氣對人體氣血運行之影響。如春季宜「廣步於庭」以疏肝氣,夏季忌貪涼以防脾陽受損,體現「因時制宜」的中醫治未病理念。 - 飲食本草
書中《飲饌服食箋》收錄大量藥膳方,結合食物性味(寒熱溫涼)與臟腑關係。如「山藥粥」健脾益氣,「菊花茶」清肝明目,反映「藥食同源」思想,並參考《本草綱目》等典籍,辨析藥物配伍禁忌。 - 導引吐納
高濂推崇道家養生術,收錄「八段錦」「六字訣」等導引法,強調「氣行則血行」之理,與《諸病源候論》導引療法相呼應,用以調暢氣機、預防癥瘕積聚。 - 丹藥與外治法
書中記載多種膏丹丸散製法,如「太乙紫金丹」用於辟穢解毒,另載艾灸、薰香等外治法,展現明代醫家對「內外兼治」的重視。
歷史影響
《遵生八箋》融合儒釋道養生觀,並以中醫理論為核心,對後世《壽世青編》《老老恆言》等養生著作影響深遠。高濂結合文學筆法與醫理闡述,使深奧醫術通俗化,促進養生文化在民間的普及。
其學術貢獻在於系統化整理散佚養生文獻,並賦予實用性詮釋,成為研究明代中醫養生學不可或缺的典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