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高風雀目內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高風雀目內障
病名:高風雀目內障,亦稱「高風雀目」、「高風內障」或「高風障癥」,首載於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。此癥以夜間或暗處視物不清為主要特徵,隨病情發展,白晝視力亦漸減退,視野逐漸縮窄,嚴重者可致失明。其臨床表現與現代醫學之「視網膜色素變性」(Retinitis Pigmentosa)相似。
病因病機:
中醫認為,此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,肝腎虧虛,精血衰少,不能上承於目,目失所養所致。肝藏血,腎藏精,肝腎同源,精血互生。若肝腎虧虛,則目竅失於濡養,神光衰微,故見夜盲及視力漸退。此外,亦有因脾胃虛弱,氣血生化不足,清陽不升,目絡空虛而致病者。
辨證論治:
-
肝腎陰虛證:
- 主證:夜盲,視力漸減,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- 治法: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
- 方藥:選用杞菊地黃丸或明目地黃丸加減,可酌加夜明砂、菟絲子、女貞子等以增強補益肝腎、明目之效。
-
氣血兩虛證:
- 主證:視物模糊,面色無華,神疲乏力,心悸氣短,舌淡脈弱。
- 治法:益氣養血,補虛明目。
- 方藥: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加減,可配伍鮮豬肝、枸杞子等血肉有情之品,以助養血明目。
-
脾腎陽虛證:
- 主證:夜盲明顯,畏寒肢冷,食少便溏,舌淡胖,脈沉遲。
- 治法:溫補脾腎,助陽明目。
- 方藥:右歸丸加減,可佐以紫河車、鹿角膠等溫補精血之品。
其他療法:
- 針灸:可取肝俞、腎俞、睛明、光明等穴,以調補肝腎、通絡明目。
- 食療:多食動物肝臟、胡蘿蔔、黑芝麻等富含維生素A及補益肝腎之品,輔助改善視功能。
此病屬慢性進行性眼疾,中醫治療以緩解癥狀、延緩病情發展為主,需長期調養,並結合體質辨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