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高鬥魁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高鬥魁(1623-1670年),明末清初醫家。字旦中,號鼓峯。四明(今浙江鄞縣)人。治宗張介賓,言脈辨證,處方用藥有獨到之處,強調脈、症、時三者互參。提出中風有真中、類中之分,並有效果良好的一套治法。此外,提出治痢「當調氣不當破氣,當和血不當利血」,並創用澤瀉湯加減以治痢,甚為後學所推崇。撰有《醫家心法》、《四明心法》、《四明醫案》均刊於1725年。

高鬥魁,字旦中,號鼓峯,明末清初醫家。他出生在四明(今浙江鄞縣)一個醫學世家。他向宗張介賓求學,並深入研究脈診辨證和處方用藥,提出了一套獨到的治療方法。他強調在診斷疾病時,需要結合脈象、症狀和發病時間來進行綜合分析。他提出了中風的分類,並對中風進行了有效且良好的治療。此外,他還提出了治療痢疾的原則和澤瀉湯的加減使用,這些觀點為後來的學者所廣泛接受。

高鬥魁著作眾多,其中包括《醫家心法》、《四明心法》、《四明醫案》等。《醫家心法》是一部專門討論中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的著作,內容非常豐富,觀點獨到,對後世的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高鬥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醫學家,他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他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,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強調了脈診辨證和處方用藥的重要性,提出了中風的分類和治療原則,並創新應用澤瀉湯來治療痢疾。他的著作《醫家心法》非常具有價值,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和臨床實踐具有指導意義。高鬥魁的貢獻和成就使他成為中醫學的傑出代表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