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肛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肛癰

肛癰是一種肛門周圍的化膿性感染,屬於中醫病名。肛癰的病因主要與感受外邪、飲食不節、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。感受外邪、飲食不節以及情志失調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外邪侵襲或濕熱內生,這些因素會導致肛門周圍的結聚與發炎,最終形成肛癰。

肛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肛門周圍紅腫、疼痛,局部有灼熱感。大便時疼痛會加劇,但排膿後疼痛會減輕。如果膿液不能及時排出,也有可能形成肛瘺。

肛癰的診斷主要憑藉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肛門指診進行診斷。

肛癰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治療方法包括選用中藥內服、外用,以及手術治療。

中藥內服

中藥內服治療肛癰常用的方劑有:

  • 黃連解毒湯:成分包括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赤芍和甘草。此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  • 五味消毒飲:成分包括金銀花、連翹、大黃、黃芩、赤芍和甘草。此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  • 普濟消毒飲:成分包括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白芷和甘草。此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
外用藥物

外用治療肛癰常用的藥物有:

  • 馬蹄根:將鮮馬蹄根搗爛,敷於患處。此方法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  • 紫花地丁:將鮮紫花地丁搗爛,敷於患處。此方法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  • 金銀花:將鮮金銀花搗爛,敷於患處。此方法主要用於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。

手術治療

手術治療肛癰主要包括切開排膿、切開引流和肛瘺切除術等方法。

預防肛癰

為了預防肛癰的發生,可採取以下措施:

  • 保持肛門清潔,勤換內褲。
  • 飲食宜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避免久坐、久站,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。
  •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肛癰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肛瘺、直腸周圍膿腫、敗血癥等嚴重併發症。因此,一旦出現肛癰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