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肛漏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肛漏,又稱肛瘻或痔瘻。是指肛門周圍癰腫成膿破潰後,創口久不癒合或癒而復發,形成瘻管,膿血污物不時由瘻口流出,淋漓不斷的症狀。凡諸瘡破潰孔竅不合,內生管道,膿水不斷者,皆曰漏。漏可發生在人體許多部位,位於肛門直腸部者,稱為肛漏。
本症首見於《山海經.中山經》:「食者不癰,可以為瘻。」《淮南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韓非子》皆稱為「瘻」。《周易》則稱為「漏」。《內經》則「瘻」、「漏」并用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《足臂十一脈灸經》寫為「[疒數]」。《神農本草經》稱為「痔瘻」,《瘡瘍經驗全書》稱為「漏瘡」,《東醫寶鑒》稱為「瘻痔」。肛漏之名始見於清.《外證醫案匯編》。
民間因此症以肛門孔竅中不時流漏膿血糞水,故稱此症為「偷糞老鼠瘡」,考古代文獻常將久不癒合的瘡瘍稱「鼠瘡」,似同出一源。
本症討論的是生於肛門直腸周圍的漏症,其它部位的漏症非本條討論範圍。但對於肛漏穿陰而形成的肛門陰道漏或肛門尿道漏,因與肛漏關係密切,亦列入本症一并討論。
【常見證候】
實熱肛漏:紅腫熱病明顯,膿汁稠厚、色黃鮮明,易散易消,發作期常伴形寒發熱,口渴舌燥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洪數。
虛熱肛漏:紅腫熱痛不甚,膿汁清稀,色如粉漿,臭腥晦暗,淋漓不斷,瘡口凹陷,常見敗絮狀物污染皮膚,伴有潮熱顴赤,倦怠食少,盜汗或勞咳咯血,舌紅少苔,脈象細數。
虛寒肛漏:漏下日久不斷,瘡口平塌不起,周圍皮膚發青,膿水清稀淋漓,不紅不熟,四周堅硬如石或柔軟如綿,全身疲乏無力,少氣懶言,面色白,形寒肢冷,舌淡脈虛。
【鑒別分析】
實熱肛漏:多由風熱燥火鬱結或嗜食醇酒厚味,實熱內蘊於廣腸肛門周圍,形成肛癰,破潰而成。發作時來勢急暴,破潰亦速,紅腫熱痛,膿黃稠厚,發熱惡寒,便秘溲赤,是其特點,治宜清瀉實熱,消癰排膿,方用內疏黃連湯,但要注意勿過施寒涼,致傷元陽,熱象退後,即當托裡,使瘡口漸收,方用黃連閉管丸。
虛熱肛漏:多由勞傷憂思,房勞過度,肺癆下傳廣腸肛門而發。來勢緩慢,日久不潰,潰後膿清如米糜粉漿而淋漓不斷,瘡口長期不收,伴勞嗽咯血,盜汗潮熱,脈細數,是其特點。治宜清虛熱,滋陰排膿,方用清骨散、知柏地黃丸加象牙粉、穿山甲、全蠍等。
虛寒肛漏:多由漏下日久,損傷氣血,誤投寒涼,傷及陽氣,損及脾胃,致陰寒凝滯廣腸肛門而成。漏下經年不斷,膿水清冷或糞水相混,四周堅硬如石或按之如綿,形寒肢冷,少氣無力,倦怠懶言,是其特點。治宜補益氣血,和陰濟陽,方用十全大補丸、金匱腎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