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感暑眩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感暑眩暈,病證名。見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.眩暈證治》,即中暑眩暈。參見該條。

感暑眩暈,又稱暑暈、中暑眩暈,是指因暑熱之邪侵襲人體,導致體內津液耗傷,陰陽失調,清陽上浮,腦失所養而出現的眩暈、目眩、眼花、眼前發黑等症狀。

本病多發生於夏季,尤其是在高溫、高濕、悶熱的環境中,更易發病。患者常有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、心悸、胸悶、氣短、四肢無力、大汗淋漓等症狀。嚴重者可出現昏迷、抽搐、甚至死亡。

感暑眩暈的治療,以清暑解熱、養陰生津為主。可選用白虎湯、天麻鉤藤飲、羚羊角粉等中藥治療。此外,還應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,並補充水分和電解質。

感暑眩暈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避免在高溫、高濕、悶熱的環境中活動。
  2. 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。
  3. 飲食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感暑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夏季疾病,但如果治療及時,預後一般良好。因此,大家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,避免感暑眩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