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感冒頭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感冒頭痛
感冒頭痛,又稱傷風頭痛,為外感病證之一,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表現,多因感受風邪所致。《丹溪心法·頭痛》云:「如感冒頭痛,宜防風、羌活、槁本、白芷。」指出此證治療當以祛風解表為主。
病因病機
感冒頭痛多由外感六淫之邪,尤以風邪為先導,或挾寒、挾熱、挾濕,上犯清竅,阻遏清陽,經氣不利而發為頭痛。風性輕揚,易襲陽位,頭為諸陽之會,故風邪外襲,首犯頭部。若風寒束表,則頭痛連及項背;風熱上擾,則頭脹痛而發熱;風濕困遏,則頭痛如裹,沉重昏蒙。
證候分類與治療
-
風寒頭痛
- 主證:頭痛劇烈,連及項背,惡風寒,鼻塞流清涕,口不渴,苔薄白,脈浮緊。
- 治法:疏風散寒。
- 方藥:川芎茶調散加減,或選用防風、羌活、白芷等辛溫解表之品。
-
風熱頭痛
- 主證:頭脹痛,甚則如裂,發熱惡風,面赤口渴,鼻流濁涕,便秘溲黃,舌紅苔黃,脈浮數。
- 治法:疏風清熱。
- 方藥:芎芷石膏湯或桑菊飲加減,可佐以菊花、薄荷等清輕之品。
-
風濕頭痛
- 主證:頭痛如裹,昏沉沉重,肢體困重,胸悶納呆,苔白膩,脈濡。
- 治法:祛風勝濕。
- 方藥:羌活勝濕湯或十味芎蘇飲,兼以蒼朮、藿香等化濕之藥。
其他相關證型
若感冒頭痛兼見氣虛者,可佐以益氣解表;兼見血虛者,則養血祛風。臨證須辨明邪氣性質與體質虛實,靈活施治。
古籍參考
《醫宗金鑒》提及:「頭痛屬表者,多因風邪外客。」《證治準繩》亦強調外感頭痛當分寒熱虛實,不可一概而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