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疳瀉,病證名。宋·楊士瀛《仁齋小兒方論》:「疳瀉者,毛乾唇白,額上青紋,肚脹腸鳴,泄下糟粕是爾。」疳疾患兒多有腹瀉,關鍵在脾。泄瀉與疳疾都同脾胃有關。因疳而瀉,則治疳必須治瀉,亦即按照疳疾的虛實輕重,用扶脾和胃的方法,標本兼治。

疳瀉是小兒疳疾的一種主要症狀,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。患兒常常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瘦、面色萎黃、毛髮乾枯、唇色蒼白、大便稀薄、色黃或帶綠,有時伴有腹脹、腸鳴、嘔吐等症狀。

疳瀉的病因主要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。脾胃是人體主消化吸收和運化水谷的臟腑,如果脾胃功能失調,就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,從而引起腹瀉。此外,疳瀉還可能與小兒營養不良、感染、寄生蟲等因素有關。

疳瀉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原則。根據小兒疳疾的虛實寒熱不同,可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如果小兒屬於脾胃虛弱型,可用參苓白朮散、四君子湯等方藥進行治療;如果小兒屬於脾胃積熱型,可用清暑益氣湯、三仁湯等方藥進行治療;如果小兒屬於脾胃寒濕型,可用理中湯、四逆散等方藥進行治療。

疳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。
  2.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做到定時定量、少食多餐。
  3. 注意增強小兒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定期帶小兒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和治療疳疾。

疳瀉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小兒營養不良、生長發育遲緩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小兒疳瀉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