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蝕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疳蝕瘡,又名疳瘡,是小兒疳病的一種皮膚損害。多見於1~3歲的小兒,以春夏季節多發。初起為小紅點,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,邊緣隆起,中央凹陷,表面覆蓋黃色或灰黃色痂皮,痂皮脫落後,可見潰瘍面,有少量分泌物,周圍有紅暈。患兒常伴有食欲不振、消瘦、煩躁、腹瀉等症狀。
疳蝕瘡的病因主要是小兒脾胃虛弱,不能運化水谷精微,導致營養不良,精血不足,肌膚失養而發病。此外,外感風邪、濕熱等因素,也可導致疳蝕瘡的發生。
疳蝕瘡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。可用參苓白朮散、四君子湯等方藥調理脾胃,益氣健脾;外用黃連膏、紫草膏等塗抹患處,以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。
疳蝕瘡的預防主要是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此外,還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接觸外界不良刺激。
疳蝕瘡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皮膚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家長們要提高警惕,一旦發現孩子有疳蝕瘡的症狀,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