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澀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疳澀眼【出《儒門事親》。即疳眼。詳該條。】
疳澀眼,又稱疳眼。是由於小兒疳積所致的一種眼病。多見於1~3歲的小兒,以春夏季節為多。本病多由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水谷精微不能上榮於目,或肝腎陰虛,精血不足,目失濡養所致。
臨床表現為雙眼發紅,眼瞼紅腫,眼屎多,眼屎呈黃色或黃綠色,有時伴有眼痛、畏光、流淚等症狀。
治療以清熱解毒、養肝明目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如黃連解毒湯、羚羊角散、桑菊飲等。亦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。
預防疳澀眼,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- 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疳澀眼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眼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,甚至失明。因此,家長們應提高警惕,一旦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,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