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疳癖,病證名。出《普濟方》。指小兒疳疾而致癖證。症見癖塊潛藏於右脅下,其狀如梳,觸之隱痛。兼見肌肉不生,漸成羸瘦,或作潮熱,肚腹漸大。治宜消疳化癖,用消食丸合消癖丸加減。

疳癖的病因是小兒疳疾,疳疾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不良性疾病,多由脾胃虛弱、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所致。疳疾的病理主要表現為脾胃虛弱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瀉、肌肉鬆軟、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等。疳癖是疳疾的一種併發症,是由於疳疾久治不愈,脾胃功能進一步受損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形成癖塊。

疳癖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癖塊:癖塊是疳癖的主要臨床表現,多位於右脅下,其狀如梳,觸之隱痛。
  2. 肌肉不生:由於脾胃虛弱,消化吸收功能不良,導致營養物質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,從而影響到肌肉的生長發育。
  3. 漸成羸瘦:由於脾胃虛弱,消化吸收功能不良,導致營養物質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,從而導致體重下降、肌肉鬆軟、面色萎黃、精神萎靡等。
  4. 或作潮熱:由於脾胃虛弱,水濕停聚,形成癖塊,影響到氣血運行,從而導致潮熱、盜汗等症狀。
  5. 肚腹漸大:由於脾胃虛弱,水濕停聚,形成癖塊,影響到氣血運行,從而導致肚腹脹大。

疳癖的治療以消疳化癖為主,可用消食丸合消癖丸加減治療。消食丸具有健脾消食、化痰散結的作用,消癖丸具有消癖化痰、散結止痛的作用。

疳癖的預防主要是注意飲食調養,要給小兒吃易消化、清淡的食物,避免吃油膩、辛辣、刺激的食物。另外,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避免接觸傳染病患者。

疳癖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進一步受損,影響到小兒的生長發育。因此,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小兒的健康狀況,如果發現有疳癖的症狀,要及早帶小兒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