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毒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疳毒眼,病名。即小兒疳眼。《原機啟微》:「小兒易飢而渴,瘦瘠,腹脹下利,作(斯^言)(斯^言)聲,目病生翳,睫閉不開,眵淚如糊,久而流膿,俗謂之疳毒眼。」
疳毒眼是小兒疳病的一種眼部表現,多見於1~3歲的小兒,以春夏季節為多。本病多由脾胃虛弱,積食生熱,上蒸於目所致。臨床表現為雙眼發紅、腫痛、流淚、畏光,嚴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、穿孔,甚至失明。
疳毒眼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選用中藥如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赤芍、丹皮、菊花、甘草等,水煎服。外用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野菊花等煎水熏洗患眼,或用中藥製成的眼藥水點眼。
此外,在飲食上應注意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,以增強機體抵抗力。
疳毒眼的預防應從小注意養護脾胃,飲食要清淡、易消化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,不宜暴飲暴食。平時要注意多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疳毒眼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眼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有疳毒眼的症狀時,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