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蟲蝕鼻生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疳蟲蝕鼻生瘡,又稱鼻疳瘡,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病,多發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。其主要症狀為鼻下兩旁生瘡,赤癢,或連脣生瘡,滲液浸淫糜爛。疳蟲蝕鼻生瘡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小兒脾胃虛弱,不能正常運化水谷精微,導致營養不良,體內生長了疳蟲,疳蟲在鼻腔內吸食血液,引起鼻下兩旁生瘡。此外,小兒飲食不潔,或食用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也容易引起疳蟲蝕鼻生瘡。

疳蟲蝕鼻生瘡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調理:應以清淡、易消化、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,如米粥、蔬菜、水果等。禁食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中藥治療:常用中藥有蒼朮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子、芡實、薏苡仁、白扁豆等,可用於健脾益氣、化濕除疳。
  3. 外用藥物: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大黃、黃柏等水煎外洗,或用紫草油、地榆散等塗抹患處。

為預防疳蟲蝕鼻生瘡,可以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衛生:避免食用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衛生習慣:勤洗手、勤剪指甲。
  3. 室內空氣流通: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勤通風換氣。
  4. 適當運動: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,增強體質。

如果小兒出現鼻下兩旁生瘡、赤癢、連脣生瘡、滲液浸淫糜爛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