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疳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疳病

疳病,又稱疳積、疳證、疳疾、疳瘧、疳風、疳熱、疳毒、疳痧、疳積、疳瘧、疳風、疳熱、疳毒、疳痧等,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不良性疾病,以消瘦、發育遲緩、食欲不振、腹瀉、便秘、面色萎黃、精神萎靡、煩躁不安、哭鬧不止、睡眠不安、易驚醒、大便臭穢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。

疳病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:

  1. 飲食不當:小兒飲食不節,偏食挑食,或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均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引起疳病。
  2. 情志不遂:小兒情志不遂,如哭鬧過度、驚恐過度、思慮過度等,均可傷及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引起疳病。
  3. 外感六淫:小兒抵抗力弱,易受外邪侵襲,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外邪侵入人體,均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引起疳病。

疳病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,根據小兒的具體病情,可選用以下中藥治療:

  • 脾胃虛弱型:可用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、香砂六君子湯等。
  • 脾胃積熱型:可用清暑益氣湯、三仁湯、保和丸等。
  • 脾胃濕熱型:可用茵陳蒿湯、葛根芩連湯、白虎加人參湯等。
  • 脾胃虛寒型:可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、小建中湯等。
  • 胃氣虛型:可用黃芪建中湯、補中益氣湯、人參養榮湯等。
  • 脾胃陰虛型:可用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天王補心丹等。

疳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做到定時定量、少食多餐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注意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  5. 定期帶小孩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疳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,家長應提高警惕,做好預防工作,一旦發現小孩有疳病的症狀,應及早帶小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