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足厥陰經病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足厥陰經病證是指由於足厥陰肝經經氣異常所引起的疾病表現。根據《靈樞·經脈》和《脈經·肝足厥陰經病證》的記載,肝足厥陰經病證主要表現為腰痛不可以俯仰,男性疝氣,女性少腹腫脹,嗌乾、面塵和脫色等。此外,還有一些其他的病證,如胸滿、嘔逆、飧泄、狐疝、遺溺和閉癃等。

肝足厥陰經病證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肝區疼痛:肝足厥陰經病證最常見的症狀之一,疼痛部位多在肝區,即胸脅部,疼痛性質多為脹痛、刺痛和隱痛,有時也會向下放射至小腹。
  2. 胸悶、腹脹:患者常常伴有胸悶和腹脹的症狀,胸悶表現為胸部有緊縮感、憋悶感,呼吸不暢;腹脹表現為腹部脹滿、不適,常伴有噯氣、放屁等症狀。
  3. 脅痛、肢滿:患者常常伴有脅痛和肢滿的症狀,脅痛表現為兩側脅肋部疼痛,疼痛性質多為脹痛、刺痛;肢滿表現為四肢沉重、酸脹,活動不利。
  4. 其他症狀:還可以出現頭暈、目眩、耳鳴、耳聾、失眠、多夢、健忘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便祕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遺尿、閉尿等症狀。

肝足厥陰經病證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。

肝足厥陰經病證的治療以疏肝理氣、和胃健脾、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等方法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有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、四逆散、香砂六君子湯、大柴胡湯、小柴胡湯、茵陳蒿湯、大黃牡丹皮湯、桃仁承氣湯等。

一般而言,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和治療肝足厥陰經病證,大多數患者可以痊癒。但若病情嚴重或治療不當,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害,甚至危及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