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中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中風,又名肝臟中風,是指風邪入中於肝經而致的癥候。

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目瞤動,脅痛,常樞僂不行,或踞坐不得低頭等。

《金匱要略.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》中記載:「肝中風者,頭目瞤,兩脅痛,行常傴,令人嗜甘。」

《諸病源候論.風病諸候》中記載:「肝中風,但踞坐不得低頭。若繞兩目連額色微有青,脣青面黃者可治,急灸肝俞百壯。」

肝中風的病因主要是風邪侵襲肝經,導致肝失疏泄,氣血不暢,經脈阻滯,而出現頭目瞤動、脅痛、常樞僂不行等症狀。

肝中風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疏風解表、行氣活血、止痛為主。可用柴胡疏肝散、香蘇散、四物湯等中藥治療。

此外,肝中風患者還要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

肝中風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風寒,同時要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肝中風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