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鬱

肝鬱是指肝氣鬱結不舒的病證,多由情志抑鬱和氣機阻滯所致。臨床上表現為兩脅脹痛、胸悶不舒、噯氣頻作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暢、舌苔薄白和脈弦等症狀。

病因

肝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情志抑鬱:肝主疏泄,主藏血,喜條達而惡抑鬱。情志不順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可導致肝鬱。
  •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生冷油膩之物,可損傷肝脾,導致肝鬱。
  • 外邪侵襲:外邪侵襲人體,可導致肝氣鬱結。
  • 其他因素:長期勞累、熬夜、過度疲勞等,也可導致肝鬱。

臨床表現

肝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兩脅脹痛:肝鬱氣滯,可導致兩脅脹痛,疼痛多在肝臟區域,即右側胸肋部,疼痛為隱痛或脹痛,有時伴有壓痛。
  • 胸悶不舒:肝鬱氣滯,可導致胸悶不舒,主要位於胸骨後方,有時伴有氣短、心悸等症狀。
  • 噯氣頻作:肝鬱氣滯,可導致噯氣頻作,噯氣味道多為酸臭,有時伴有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  • 食慾不振:肝鬱氣滯,可導致食慾不振,表現為不想吃飯、吃飯沒胃口、吃一點就飽。
  • 大便不暢:肝鬱氣滯,可導致大便不暢,主要表現為便祕、大便乾燥、排便費力。
  • 舌苔薄白:肝鬱氣滯,可導致舌苔薄白,舌苔顏色往往白色且較少,舌質則偏淡紅。
  • 脈弦:肝鬱氣滯,可導致脈搏有力,節律不齊,脈搏像弦一樣有力。

診斷

肝鬱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進行。

治療

肝鬱的治療主要以疏肝解鬱為主,常用的中藥有柴胡、白芍、香附、青皮、川芎等。常用的方劑有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等。

預防

肝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抑鬱。
  • 飲食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油膩之物。
  •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適度鍛煉,增強體質。

注意事項

肝鬱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遵醫囑服藥,不要自行停藥或改變劑量。
  • 飲食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油膩之物。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適度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抑鬱。

結語

肝鬱是一種常見的肝病,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兩脅脹痛、胸悶不舒、噯氣頻作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暢、舌苔薄白、脈弦等症狀。肝鬱的治療主要以疏肝解鬱為主,常用的中藥有柴胡、白芍、香附、青皮、川芎等。肝鬱的患者在治療期間,應注意遵醫囑服藥,飲食清淡,注意休息,保持心情舒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