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癰,是指癰疽發於期門穴處的疾病。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,位於胸部正中線第六肋間隙,左右各一。肝癰多由肝經積濕熱,鬱結成痰蘊蒸而成。

肝癰的症狀,初起時期門穴處隱隱作痛,局部微腫,繼則痛引脅肋,按之疼痛明顯,側卧、咳嗽或便溺時疼痛加劇,全身反應常常惡寒發熱,脈見弦數有力。重則證見局部腫痛增劇,脅肋脹滿加重,身熱不退。若失治或不治,則見膿腫破潰,或膿從咳吐而出,或膿血由大便而瀉。其膿多呈咖啡色而帶臭穢之氣味。

治療肝癰,應以清熱解毒,疏肝宣鬱,化痰瀉火為主。可隨證選用柴胡清肝湯、黃連解毒湯、化肝清毒湯、宣鬱化毒湯,或疏肝滌痰湯類。若膿已成,則於上方之中佐以排除膿毒之品。外治可參見腸癰、肺癰條。確診後可按病情施手術治療。

本病相當於肝膿瘍,或肝包蟲囊腫病,或化膿性膽囊炎、膽管炎等病之一。

肝癰的古籍記載如下:

《素問.大奇論》:「肝雍,兩脅滿,卧則驚,不得小便。」

《醫宗金鑒.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肝癰,發於期門,痛引脅肋,按之疼痛,側卧、咳嗽、便溺時痛甚,惡寒發熱,脈弦數有力。」

《瘍醫大全.肝癰》:「肝癰,發於期門,痛引脅肋,按之疼痛,側卧、咳嗽、便溺時痛甚,惡寒發熱,脈弦數有力。治宜清熱解毒,疏肝宣鬱,化痰瀉火。方用柴胡清肝湯加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