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損,又稱損肝,是因怒氣傷肝所致筋緩不收的病證。

《難經》中記載:「四損損於筋,筋緩不能自收持。」

《難經正義》中解釋道:「肝藏血而主怒,怒則傷肝,肝損者宜緩其中,即經所謂‘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’之義。」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中記載:「損肝傷筋,筋緩不收。急當緩中,宜牛膝丸、八味丸。」

肝損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面色萎黃,雙目無神。
  2. 精神疲倦,食欲不振。
  3. 腰膝酸軟,腿腳無力。
  4. 筋脈拘攣關節疼痛。
  5. 舌質淡,苔薄白。
  6. 脈弦細。

肝損的治療以補肝益氣、緩急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1. 四君子湯加減。本方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,具有補氣健脾、益氣養血的功效。可用於肝損脾虛、氣血不足的患者。
  2. 六味地黃丸加減。本方由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丹皮組成,具有滋陰補腎、益氣養血的功效。可用於肝損腎虛、氣血不足的患者。
  3. 牛膝丸。本方由牛膝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山藥、茯苓、澤瀉、丹皮組成,具有補肝益腎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可用於肝損腎虛、筋脈拘攣、關節疼痛的患者。

肝損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生氣、發怒。
  2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