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肝傷,病證名。肝臟傷損的疾患。或因跌撲瘀血內停,或因大怒肝氣上逆所致。

《脈經》卷六:「凡有所墜墮,惡血留內,若有所大怒,氣上而不能下,積於左脅下則傷肝。肝傷者,其人脫肉,又卧口欲得張,時時手足青,目瞑,瞳人痛,此為肝臟傷所致也。」

《諸病源候論.虛勞病諸候》:「大怒氣逆傷肝,肝傷,少血目暗。」

肝傷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肝區疼痛:肝區疼痛是肝傷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。肝區疼痛的部位多位於右脅下,疼痛性質多為隱痛、鈍痛或脹痛,疼痛程度可輕可重,可呈持續性或陣發性。
  2. 肝功能異常:肝傷患者常常會出現肝功能異常,如血清轉氨酶升高、白蛋白降低、球蛋白升高等。
  3. 其他表現:肝傷患者還可出現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尿黃、皮膚瘙癢等症狀。

肝傷的治療,以扶正祛邪、解毒散結為原則。可選用以下中藥方劑:

  1. 柴胡疏肝散: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、甘草。本方具有疏肝解郁、和胃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肝區疼痛、胸脅脹痛、食欲不振、噁心嘔吐等症狀。
  2. 大柴胡湯: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、枳實、甘草。本方具有疏肝解郁、和胃降逆的功效,適用於肝鬱氣滯、肝氣上逆所致的肝區疼痛、胸脅脹痛、噁心嘔吐、腹脹腹痛、大便不通等症狀。
  3. 丹參飲:丹參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。本方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肝鬱血瘀所致的肝區疼痛、胸脅脹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  4. 四物湯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。本方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肝區疼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肝傷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避免跌打損傷:肝臟位於右上腹部,外部有肋骨保護,不易受到外傷。但是,如果不小心跌倒、撞擊等,很容易造成肝臟損傷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避免跌打損傷。
  2. 避免情緒激動:肝臟主疏泄,主藏血。情緒激動會導致肝氣鬱結,進而影響肝臟的功能。因此,平時要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注意飲食調理:飲食不當會損傷肝臟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一些具有保肝護肝作用的食物,如山藥、蓮子、枸杞、黑豆等。
  4. 定期體檢: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,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。肝臟一旦出現問題,會影響到人體的各項代謝功能。因此,平時要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肝臟疾病,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