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冰翳內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冰翳內障

冰翳內障為中醫眼科病名,首載於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,屬內障眼病之一。其臨床特徵為眼內翳障凝結如冰,遮蔽瞳神,導致視物昏矇,甚或失明。

病因病機

本病多因肝臟積熱,上攻於目,或肺受風勞,玄府鬱閉,氣血失和所致。肝主目,若情志不遂、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,火熱上炎,灼傷目絡;或外感風邪,肺氣不宣,風熱相搏,內犯肝竅,皆可致目中清竅蒙蔽,形成冰翳。此外,陰虛火旺、痰濕內蘊等體質因素,亦可能誘發此疾。

臨床表現

初起症見頭旋目眩,額角偏痛,眼瞼骨疼痛,眼內赤澀不舒,自覺眼前有黑、白或紅色花影飄動。部分患者伴隨心煩易怒、嘔血、大便秘結等裏熱證候。夜間視物時,常見燈火周圍如有蜂飛之影,此乃神光受擾之象。病情進展後,瞳神內可見翳障凝滯,色白如冰片,故稱「冰翳」。

治法與方藥

治療以疏風瀉熱、清肝明目為主,兼調肺氣。

  1. 內服方

    • 還睛丸(《龍木論》方):主以黃連、黃芩清肝瀉火,防風、菊花祛風明目,佐以當歸、川芎活血通絡,適用於肝熱風動之證。
    • 若肺熱明顯,可合瀉白散以清肺瀉火;陰虛者加杞菊地黃丸滋養肝腎。
  2. 針灸療法

    • 取穴以足厥陰肝經、手太陰肺經為主,如太衝行間瀉肝火,合谷列缺宣肺氣,配合眼部近取穴睛明瞳子髎以通絡明目。

鑑別診斷

需與圓翳內障(老年性白內障)區別:圓翳多因肝腎虧虛、精血不足,翳障漸成,病程較緩;冰翳則偏於風熱實證,發病較急,且伴頭痛煩熱等症。

古籍記載

《龍木論》強調此病「初患宜急治」,若遷延日久,翳定難消。後世醫家如《銀海精微》進一步指出,冰翳與「肝肺風熱壅滯」相關,治療需標本兼顧。

(註:本文所述治法及方藥需依臨床辨證施用,讀者請勿自行診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