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冰瑕翳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冰瑕翳深
冰瑕翳深為中醫眼科病名,屬外障眼病範疇,首載於《銀海精微》。其病變部位在風輪(即黑睛,相當於現代醫學之角膜),因翳障形如冰層瑕紋,故而得名。此症與「魚鱗白陷」相似,皆因肝經鬱熱上攻於目,或外感風熱毒邪,蘊結黑睛所致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肝開竅於目,黑睛屬肝膽所主。若肝經素有積熱,或外邪侵襲,熱毒鬱滯風輪,灼傷津液,則氣血失和,翳障遂生。其特徵為黑睛表層出現細薄翳膜,狀若冰裂紋理,邊緣不清,伴隨清稀或黏稠眼眵(分泌物),黏附於翳面低窪處。初起症見眼目赤澀、羞明流淚,若未及時調治,翳障可能逐漸加深,甚至遮蓋瞳神,影響視物。
臨床表現
- 翳膜特徵:黑睛表面翳障呈冰瑕狀,或如魚鱗片狀,色白或微黃,邊緣模糊不清。
- 眼部症狀:目赤澀痛,畏光流淚,眼眵黏稠(色白或黃),晨起時眵多黏附瞼緣。
- 視覺障礙:翳膜若遮蓋瞳神,可致視物如隔薄霧,嚴重者視力下降。
治法與方藥
外治法
以清熱解毒、退翳明目為主,可選用煎湯熏洗:
- 洗眼方:菊花、側柏葉、黃連、歸須等,煎煮濾淨後溫洗患眼,每日二至三次。此方中菊花清肝明目,黃連瀉火解毒,側柏葉涼血,歸須活血通絡,共奏清熱退翳之效。
內治法
內服方宜疏肝瀉熱、退翳散瘀,常用 撥雲退翳散(《銀海精微》方):
- 組成:蟬蛻、密蒙花、白蒺藜、川芎、當歸、荊芥穗等。
- 方義:蟬蛻、密蒙花清肝退翳;白蒺藜疏風明目;川芎、當歸活血行滯;荊芥穗散風邪。全方協力,使肝熱得清,翳障漸消。
相關鑑別
此症需與「凝脂翳」、「花翳白陷」等黑睛疾病區分:
- 凝脂翳:翳厚如凝脂,發展迅速,伴黃稠眼眵,多因熱毒熾盛。
- 花翳白陷:翳障形如花瓣,邊緣高起,中央凹陷,病勢較急。
冰瑕翳深若遷延失治,可能轉為沉翳,翳根深固,療效更難。故早期辨證施治,結合內外治法,為關鍵所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