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肝藏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肝藏血是中醫學名詞,出自《素問·調經論》等篇。指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。血液化生後貯藏於肝臟,隨人體活動量需要而向機體外周輸布,維持各臟腑功能及全身筋骨運動。
《素問·五臟生成》中說:「故人卧血歸於肝。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」王冰註:「肝藏血,心行之,人動則血運於諸經,人靜則血歸於肝臟。何者?肝主血海故也。」
肝不藏血,則會出現血虛、失血證候。
肝藏血是肝臟的重要生理功能,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。肝藏血,可以保證血液的正常供應,維持各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行,促進新陳代謝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
肝藏血,還可以調節血液的流量,使血液在各個臟腑之間合理分配,保證各個臟腑的正常運行。
肝藏血,還可以促進血液的凝固,防止出血。
肝藏血,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。肝藏血不足,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,如血虛、失血、肝功能異常等。
因此,肝藏血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。我們應該重視肝臟的保養,養肝護肝,才能保持身體健康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