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甘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甘載穴

定位與解剖
甘載為推拿常用穴位,屬經外奇穴,位於手背第一掌骨背面,約當合谷穴後方。《厘正按摩要術》記載:「甘載在掌背,合谷後。」其位置鄰近手陽明大腸經循行區域,與合谷穴相呼應,臨床多透過掐、按等手法刺激此處。

中醫理論與功能

  1. 通絡開竅
    甘載穴所在之手背為陽氣所聚,刺激此穴可宣通手部氣血,疏解陽明經鬱滯。清代《小兒推拿廣意》提及:「掐之能拯危癥」,認為其具醒神開竅之效,適用於急症昏厥或氣閉神昏之症。
  2. 調和氣血
    此穴與合谷穴同屬陽明經範疇,陽明經多氣多血,掐按甘載能輔助調理氣機升降,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之手部麻木、腫痛。
  3. 急救應用
    古法推拿中,甘載與威靈穴(位於手背第二、三掌骨間)並列為急救要穴,常用於小兒驚風、中暑昏厥等急症,透過強刺激以達回陽救逆之效。

操作手法
臨床以拇指指甲垂直掐按為主,力度需透達皮下筋膜層,以產生酸脹感為度。傳統文獻強調「掐法」之運用,如《厘正按摩要術》專述掐法刺激此穴,現代推拿則可結合揉法、點按法,以增強疏通效果。

配伍應用

  • 配威靈穴:加強醒神開竅,用於急症昏迷。
  • 配合谷穴:協同疏通手陽明經氣,治療頭面疾患或手部痹痛。

附註
甘載穴雖非十四經腧穴,然其療效見載於明清小兒推拿專書,反映中醫外治法「以痛為腧」的取穴思維,亦體現經絡理論中「氣反者,病在上,取之下」的治療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