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乾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乾黃,又稱燥黃,是一種黃疸的病症。其特點是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飲。《此事難知》中記載:「乾黃,燥也,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飲者,梔子柏皮湯。」乾黃有因瘀熱搏結所致者,治宜下其瘀熱。
乾黃的病因病機
乾黃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
- 濕熱內蘊:由於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生濕助濕,或感受外邪,濕熱內蘊,蘊結於肝膽,阻遏肝膽疏泄,使膽汁外溢,從而形成黃疸。
- 瘀血阻滯:由於外傷、跌打損傷,或產後惡露不盡,或久病瘀血內阻,瘀血阻滯於肝膽,影響肝膽疏泄,使膽汁外溢,從而形成黃疸。
乾黃的臨床表現
乾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皮膚、鞏膜、黏膜等均可出現黃染,但以面部、胸腹部較重。
- 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飲。
- 舌質紅,苔黃膩,脈弦滑。
乾黃的診斷與鑑別診斷
乾黃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皮膚、鞏膜、黏膜等均可出現黃染,但以面部、胸腹部較重;小便自利,四肢不沉重,渴而引飲;舌質紅,苔黃膩,脈弦滑等。
乾黃與其他黃疸的鑑別診斷主要根據以下幾點:
- 黃疸的程度:乾黃的黃疸程度較輕,而其他黃疸的黃疸程度較重。
- 小便的顏色:乾黃的小便呈淡黃色,而其他黃疸的小便呈深黃色或醬油色。
- 四肢的沉重程度:乾黃的四肢不沉重,而其他黃疸的四肢沉重。
- 舌苔的顏色:乾黃的舌苔呈黃膩苔,而其他黃疸的舌苔呈白膩苔或黃白苔。
- 脈象的特點:乾黃的脈象多見弦滑脈,而其他黃疸的脈象多見沉弦脈或滑數脈。
乾黃的治療
乾黃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疏肝解郁為主。常用方藥有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、大柴胡湯等。
乾黃的預防
乾黃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。
- 不宜暴飲暴食,不宜過度勞累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傳染源。
-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