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乾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乾疳,病證名。疳疾證候之一。見《太平聖惠方》卷八十七。症見羸瘦,皮膚乾枯,兩目乾燥凹下,或畏光,夜熱不安,啼哭無淚,腹部脹滿,口乾唇燥,或頸項倒斜。多因小兒乳食不調,心、脾積熱,津液虛損所致。治宜健脾益氣,清熱養陰,用參苓白術散加減。

乾疳,又稱“疳熱”,是小兒疳疾的一種。多見於1~3歲的小兒,以夏秋季節為多。其主要症狀是:身體消瘦,皮膚乾燥,兩目乾澀凹陷,或畏光,夜熱不安,啼哭無淚,腹部脹滿,口乾唇燥,或頸項倒斜。

乾疳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:

  1. 飲食不節。小兒脾胃嬌嫩,消化功能較弱,如果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或過食生冷,都會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積熱,津液耗損,而形成乾疳。
  2. 情志不遂。小兒情志不穩定,如果經常哭鬧、煩躁,會導致肝氣鬱結,脾胃失調,而形成乾疳。
  3. 外感六淫。小兒抵抗力較弱,如果受外邪侵襲,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都會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積熱,津液耗損,而形成乾疳。

乾疳的治療,以健脾益氣、清熱養陰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參苓白術散、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等。

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調養,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蔬菜、水果等。忌食肥甘厚味、生冷辛辣之物。

乾疳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。因此,家長們要注意小兒的飲食和情志,一旦發現小兒有乾疳的症狀,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