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乾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乾喘,病名。指氣喘而無咳嗽痰涎的病證。乾喘的臨床表現為氣喘而無咳嗽痰涎,發作時常伴有胸悶、心悸、氣短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患者常常面色蒼白、脣甲青紫、舌質淡紅、苔薄白,脈象弦細或沉細。

乾喘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情志鬱結: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可導致肺失宣降,出現乾喘的症狀。

  2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濕濁內生,阻遏肺氣,出現乾喘的症狀。

  3. 勞累過度:勞累過度,耗傷氣血,肺氣不足,宣降無力,可導致乾喘的症狀。

  4. 外感風寒:外感風寒,寒邪侵襲肺臟,肺氣失宣,可導致乾喘的症狀。

乾喘的治療應以降氣疏鬱、宣肺平喘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四七湯、分氣紫蘇飲、四磨湯、蘇子降氣湯等。

  • 四七湯由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組成。具有補氣養陰、生津止渴、降氣平喘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虛陰虧、肺燥乾咳、氣喘乏力等症。

  • 分氣紫蘇飲由紫蘇葉、蘇子、白芥子、陳皮、甘草組成。具有降氣化痰、散寒平喘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虛痰阻、肺寒咳喘、胸悶氣短等症。

  • 四磨湯由蒼耳子、白芥子、防風、蘇子、杏仁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散風祛痰、平喘止咳的功效。適用於風痰壅肺、氣喘咳嗽、胸悶氣短等症。

  • 蘇子降氣湯由蘇子、白芥子、杏仁、甘草組成。具有降氣平喘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適用於氣虛痰阻、肺氣不宣、氣喘咳嗽等症。

乾喘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  2.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
  3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
  4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
  5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