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腹皮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腹皮

腹皮,中醫名詞[1]

  1. 指腹部的皮膚。《靈樞·經脈》:「任脈之別,名曰尾翳。……實則腹皮痛,虛則癢搔。」

  2. 中藥名。大腹皮的簡稱。

腹皮的功效與作用

腹皮具有行氣[2]止痛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主治胸腹脹痛、胃痛、腸炎、痢疾、跌打損傷[3]癰腫瘡毒[4]等症。

腹皮的用法用量

內服,煎湯,3-9g;外用,適量,搗敷。

腹皮的注意事項

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腹皮的配伍

腹皮可與香附[5]延胡索、川芎[6]等同用,以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;可與大黃芒硝等同用,以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;可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,以增強消腫散結的作用。

腹皮的臨床應用

  1. 用於胸腹脹痛。腹皮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胸腹脹痛、胃痛、腸炎、痢疾等症。常用方有:大腹皮散(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),由大腹皮、香附、延胡索、川芎、木香枳殼白芍甘草組成。本方具有行氣止痛、和胃降逆的功效,適用於胸腹脹痛、胃痛、腸炎、痢疾等症。

  2. 用於跌打損傷。腹皮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癰腫瘡毒等症。常用方有:大腹皮散(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),由大腹皮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甘草組成。本方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適用於跌打損傷、癰腫瘡毒等症。

腹皮的食用方法

腹皮可用於泡茶飲用。取大腹皮3-9g,加水煎煮,代茶飲用。腹皮茶具有行氣止痛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胸腹脹痛、胃痛、腸炎、痢疾、跌打損傷、癰腫瘡毒等症。

腹皮的食用禁忌

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中醫名詞術語(七) - The Qi

  2. 行氣(氣功術語)_百度百科

  3. 跌打损伤_百度百科

  4. 疔瘡 | 疔瘡的症狀和治療【 小A醫學百科 - lifepedia

  5. 香附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  6. 川芎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