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傅仁宇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傅仁宇(生卒年不詳),字允科,明代著名眼科醫家,江蘇秣陵(今南京)人。出身於眼科世家,承襲祖傳醫術,專精眼疾治療,臨床經驗逾三十載,尤擅長金針撥障術及鉤、割、針、烙等傳統眼科外治法術式。

傅氏集畢生所學,博採歷代醫籍精華,結合家傳祕要與個人臨證心得,於崇禎十七年(1644年)纂成《審視瑤函》六卷。此書又名《眼科大全》,系統整理明代以前眼科理論,首創「五輪八廓」與經絡臟腑相參的辨證體系,詳述七十二種眼病症候,載方三百餘首,並附針灸、外治等法。其中「金針開内障」手術記載尤為詳實,對白內障針撥術的進針部位、手法要領及術後調護均有創新見解,奠定中醫手術療法的理論基礎。

書中特別強調「目病多因火鬱」的病機觀點,發展「瀉火解鬱」治療大法,創製「羚羊角散」、「瀉青丸」等名方。對於椒瘡(沙眼)、凝脂翳(角膜潰瘍)等外障眼病,提出「急瀉陽明」的治則,體現「通腑瀉熱」的治療特色。其子傅國棟(字維藩,號複慧子)繼承父業,參與編校此書,使傅氏眼科術得以完整傳承。

《審視瑤函》作為中醫眼科集大成之作,不僅保存唐宋以降已佚眼科文獻,更首創「眼科專科全書」體例,清代被太醫院列為教習範本,對中日韓眼科醫學發展影響深遠。傅氏學術強調「內外兼治」原則,將臟腑辨證與局部手術相結合,標誌着中醫眼科從理論到臨床的完整體系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