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傅常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傅常,宋代醫家,旴江(今江西南城)人,曾任澧陽(今湖南澧縣)醫學教授。其生平事蹟雖流傳不多,然據史料記載,傅氏精於婦科,尤擅產科,所撰《產乳備要》一書,專論婦人妊娠、分娩及產後調理諸法,惜已亡佚,未能窺其全貌。

宋代醫學承襲隋唐之學,婦科獨立成科,傅常所處時代正值中醫婦科理論與臨床發展之關鍵期。其著作《產乳備要》題名「產乳」,當以產科為主軸,或涉及乳病治療,反映當時對婦人產後護理及哺乳問題之重視。宋代醫家如陳自明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亦系統整理婦科諸疾,傅氏之作或與之相呼應,展現彼時醫家對婦人「胎、產、乳」三大範疇之深入探討。

傅常任澧陽醫學教授,顯示其不僅臨證經驗豐富,亦具教學職責,可能參與地方醫學教育,傳授產科知識。宋代醫學教育制度完善,地方設醫學教授,傅氏之職反映其學術地位受官方認可。其著作刊行於澧陽,或為教學所用,內容當結合理論與實用,以指導臨床。

雖《產乳備要》已佚,然從書名推測,其內容或涵蓋以下中醫產科要點:

  1. 妊娠調攝:強調「逐月養胎」之說,依胎兒發育階段調理母體氣血,如《千金要方》所載「妊娠一月,足厥陰脈養」等理論。
  2. 難產處理:可能收錄宋代產科手法或方藥,如催生丹、滑胎散等,反映當時對產程異常之應對經驗。
  3. 產後護理:重視「產後百脈空虛」,或論及惡露排出、胞衣不下等問題,及補氣養血之治法,如生化湯類方劑之應用。
  4. 哺乳疾患:若涉及「乳」病,或包含乳癰(乳腺炎)、缺乳等證治,如通乳散結之方藥配伍。

傅常之學術貢獻,於宋代婦科發展中占一席之地,其著作雖佚,然從歷史脈絡可推知,其內容當融合當時產科精要,並反映旴江醫學流派之特色。旴江地區名醫輩出,如陳自明、危亦林等,傅常或為其中承先啟後者,對後世婦科理論與臨床實踐具啟發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