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附牙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附牙,中醫名詞,經穴別名。即跗陽。參見該條。

附牙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別名跗陽。屬足太陽膀胱經。跗,足也。陽,陽氣也。附牙,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經水和陽氣的混合物。本穴位於足背外側,當第五跖骨小頭後下方,足底筋膜深層,有足背靜脈網及小隱靜脈分支通過,布有小腿外側皮神經及腓淺神經的足背外側皮支。

本穴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經水和陽氣的混合物,其性溫熱,具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跟腱炎、下肢麻木、腰腿痛等症。

附牙穴位於足背外側,當第五跖骨小頭後下方,足底筋膜深層,有足背靜脈網及小隱靜脈分支通過,布有小腿外側皮神經及腓淺神經的足背外側皮支。

本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絡穴,與足太陽膀胱經的跗陽穴相表里,具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跟腱炎、下肢麻木、腰腿痛等症。

取穴方法:

正坐或仰臥位,在足背外側,當第五跖骨小頭後下方,足底筋膜深層,有足背靜脈網及小隱靜脈分支通過,布有小腿外側皮神經及腓淺神經的足背外側皮支處,按壓有酸脹感,即為本穴。

艾灸方法:

艾條灸,每次5-10分鐘,每周2-3次。

針刺方法:

直刺0.5-0.8寸,局部酸脹,可向足跟方向放散。

注意事項:

孕婦慎用。

附牙穴,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絡穴,與足太陽膀胱經的跗陽穴相表里,具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跟腱炎、下肢麻木、腰腿痛等症。需要注意的是,孕婦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