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附骨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附骨疽,中醫病名。癰疽之腐骨,或死骨從瘡口出者,出《肘後救卒方》卷五。又名多骨疽、朽骨疽。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三:「附骨疽者,由當風入骨解,風與熱相搏,復遇冷濕,或秋夏露卧,為冷所折,風熱伏結壅遏,附骨成疽。喜著大節解間,丈夫及產婦女人,喜著鼠xx髂頭xx膝間,嬰孩嫩兒,亦著髆肘背脊也。」
《外科精義》卷上:「夫附骨疽者,以其毒氣深沉。附著於骨也。」
該病可發於全身所有骨骼,初起多有寒熱往來,證見局部漫腫,不見瘡頭,皮色尚可正常,繼之則覺筋骨處疼痛如錐刺,甚則可見患部骨節之功能障礙,日久肉腐成膿,若破潰則膿出,多稀薄淋漓不盡,色灰白氣味腥穢,不易收口。多形成竇道,或見死骨從瘡口脫出。相當於骨關節結核,或慢性骨髓炎。
治宜慎因辨證以施治。若寒熱往來,則宜清熱化濕,行瘀通絡之劑,內服可選仙方活命飲加減,或合醒消丸;如膿將成或已成者,宜清熱化濕,托毒和營之品,內服可選黃連解毒湯加味;若患者證見氣血雙虛之象,應予補血益氣之法,方選八珍湯,或十全大補丸;若膿成者,則宜切開引流;若見瘡內有死骨形成游離者,應即用手術鉗去朽骨;若竇道形成,治宜手術擴創,剔除竇之硬壁,以藥捻引流;若瘡口紅潤,膿水將盡,則改敷生肌散以收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