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負局先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負局先生
負局先生,三國時期吳國醫家,本名已佚,民間相傳其以負石磨鏡為業,故得此稱。其人精通醫術,尤擅以「紫丸」療疾,其方效驗卓著,於當時疫癘盛行之年,活人無數,醫名遠播。
醫術與方藥特色
- 紫丸之效
負局先生所製「紫丸」,雖具體組方未詳載於典籍,然據其療效推測,可能屬「丹劑」或「丸散」一類。中醫傳統丹藥常以礦物藥(如硃砂、雄黃)或植物藥(如紫草、丹參)為主,具清熱解毒、辟穢化濁之效,契合疫癘「穢毒致病」之特點。此類方劑於《傷寒論》《肘後備急方》中亦有記載,如「紫雪丹」治熱毒昏狂,或可窺其淵源。 - 疫病治法
三國時戰亂頻仍,疫病多屬「溫疫」「瘴氣」,中醫歸為「外感戾氣」或「濕熱穢濁」。負局先生能於大疫中救眾,其術或結合「解毒透邪」「扶正祛濕」之法,與後世吳又可《溫疫論》「逐邪為第一要義」之論暗合。 - 民間醫者的實踐智慧
負局先生以磨鏡為生,行醫濟世,反映古代「醫工」不拘門戶之特色。其術或承襲民間驗方,兼融道醫「以毒攻毒」思想(如《神農本草經》以礬石、常山治瘧),展現實證療效。
歷史與醫學意義
負局先生之事蹟雖簡,卻體現中醫「簡便驗廉」傳統,尤其於疾疫流行時,民間醫者以單方、驗方迅速應對,補官醫之不足。其「紫丸」或為早期急救藥雛形,類似《千金方》「太乙神精丹」等辟瘟方,對後世溫病學發展具啟發意義。
此類隱逸醫家,恰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:「上工治未病」,其重視臨床實效、不拘經典的精神,亦為中醫傳承之重要脈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