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婦女白淫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婦女白淫
病證名,首見於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一,指婦女陰道流出白色黏液,質地或稀薄如帶,或黏稠如膠,穢濁異常。此症多因房勞過度,損傷腎氣,致腎陽虛衰,氣化失司。腎主水而開竅於二陰,腎虛則胞宮失溫,水液不化,下注成濁,發為白淫。
病因病機
- 腎虛氣冷:腎陽不足,命門火衰,無法溫煦下焦,水液失於氣化,下流為淫濁。
- 房勞傷腎:縱慾過度或頻繁耗損腎精,導致腎氣虧虛,封藏失職,精關不固。
- 帶脈失約:腎虛累及帶脈,無法約束任督二脈,致使津液下滲。
臨床表現
- 陰道分泌物色白質稀,或黏稠如膠,量多綿綿不絕。
- 伴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神疲乏力等腎虛之象。
- 小便通利無礙,與淋證之小便澀痛有別。
治法與方藥
治宜溫腎固澀,以補益腎氣、收斂固攝為主,常用方劑如下:
- 金鎖正元丹:補腎陽、固精氣,適用於腎虛不固之白淫。
- 固精丸:補腎澀精,主治腎氣虧虛、精關不固者。
- 鎖金丸(補骨脂、青鹽、茯苓、五味子):溫腎化濕,固攝下元,適用於腎虛兼濕濁下注者。
辨證要點
需與白帶、白濁鑑別:
- 白帶:多屬脾虛濕盛或肝經濕熱,質地多稀薄,伴脾虛或濕熱之象。
- 白濁:小便混濁如米泔,多因濕熱下注膀胱,與白淫之陰道分泌物有別。
古籍參考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強調「腎冷胞寒,水液下流」為白淫主因;《景岳全書》亦指出「淫濁之證,多由腎虛不攝」。此症以虛寒為本,治療當以溫補固澀為要,不可妄用清利之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