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浮腫者治其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浮腫者治其經

浮腫者治其經,是指對面部浮腫等症可取有關經脈五輸中的經穴。《素問.咳論》:「治藏者治其俞,治府者治其合,浮腫者治其經。」《太素》註:「有浮腫者,不可治絡,宜療經穴也。」

浮腫是指體內組織間隙內液體積聚過多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水腫。中醫認為,浮腫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臟腑功能失調,如脾虛不能運化水濕,腎虛不能固攝水液,肺失宣降,水液泛溢等;二是外感六淫,如風寒、濕邪等侵襲人體,使水液代謝失調;三是飲食不節,如過食肥甘厚味,或飲酒過度,損傷脾胃,導致水濕內停。

浮腫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面部、四肢、腹部等部位水腫,按之凹陷不易恢復,小便短少,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

浮腫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若因脾虛運化失常所致,可用四君子湯加減;若因腎虛水液不固所致,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;若因肺失宣降所致,可用苓桂朮甘湯加減;若因外感六淫所致,可用麻黃湯、桂枝湯等。

浮腫者治其經,是指對面部浮腫等症可取有關經脈五輸中的經穴。經穴是經脈上的重要腧穴,具有調節經氣、疏通經絡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取穴時,可根據浮腫的部位和病情,選擇相應的經穴進行針刺或艾灸。

浮腫者治其經,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,但在臨床應用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要根據浮腫的病因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取穴。
  2. 針刺或艾灸時,要注意操作規範,避免損傷皮膚。
  3. 治療期間,要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
  4. 若浮腫嚴重,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治療。

浮腫者治其經,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,但在臨床應用時,應注意辨證施治、操作規範、飲食調理等,以免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