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痰,病證名。痰濁留伏胸膈所致的病證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「伏痰,略有感冒,便發哮嗽,呀呷有聲。」方用烏巴丸等。參見痰證條。本症類似慢性哮喘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。

伏痰是指痰濁停留在胸膈部位,不能正常運行,導致氣機不暢,出現咳嗽、胸悶、氣喘等症狀。

伏痰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、飲食不節:飲食過於肥甘厚膩,或者過食生冷,容易導致痰濕內生。

2、情志不遂:情緒長期抑鬱、焦慮,會導致氣機郁滯,痰濕內生。

3、久病體虛:久病體虛,正氣不足,抵抗力下降,容易被外邪侵襲,導致痰濕內生。

伏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、咳嗽:咳嗽是伏痰最常見的症狀,咳嗽的痰量較多,顏色多為白色或黃色,質地黏稠,不易咳出。

2、胸悶:胸悶是伏痰的另一個常見症狀,胸悶的程度輕重不一,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。

3、氣喘:氣喘是伏痰的嚴重症狀,患者會出現喘息、呼吸困難的症狀。

伏痰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1、清肺化痰:清肺化痰是治療伏痰最常用的方法,可以使用化痰的中藥,如枇杷葉、杏仁、白果等。

2、健脾益氣:健脾益氣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,從而減少痰濕的生成,可以使用健脾益氣的中藥,如黃芪、白朮、茯苓等。

3、疏肝理氣:疏肝理氣可以緩解情志不遂,從而減少痰濕的生成,可以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,如柴胡、香附、鬱金等。

伏痰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、飲食清淡:飲食要清淡,少吃肥甘厚膩、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
2、保持心情舒暢: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3、適當運動: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
4、定期體檢:定期體檢,可以及早發現伏痰,並進行治療。

伏痰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痰濕日益加重,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伏痰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