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暑晚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伏暑晚發,病名。霜降後立冬前發病的伏暑。《重訂廣溫熱論.濕火之症治》:「至於秋暑,由夏令吸收之暑氣,與濕氣蘊伏膜原,至秋後而發者是也。……發於處暑以後者,名曰伏暑,病尚易治;發於霜降後、立冬前者,名曰伏暑晚發,病最重而難治。」
伏暑晚發是指在霜降後立冬前發病的伏暑。伏暑是指在夏季吸收的暑氣,與濕氣蘊伏在膜原,到秋後發病的疾病。伏暑晚發的病情最重,最難治療。
伏暑晚發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不退,煩躁不安,口渴欲飲,大汗淋漓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洪數。
伏暑晚發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暑、利濕退熱為主。可以使用白虎湯、三仁湯、新加香薷飲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。
伏暑晚發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1、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,避免過度勞累。
2、飲食要清淡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3、保持室內通風,避免空氣污染。
4、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5、一旦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嘔吐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