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暑,是指夏季暑熱之氣,在人體內潛伏,到秋冬季節發作的溫病。

《濟生方》卷三:“伏暑,夏月受暑,過夏而發者,名曰伏暑。”
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:“長夏受暑,過夏而發者,名曰伏暑。霜未降而發者少輕,霜既降而發者則重,冬日發者尤重。”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十五:“伏暑症,暑久伏病也。……若熱毒之氣既已受之,或為些小風寒所固,此毒遂漸漸入內,伏於三焦腸胃之間,或秋或冬,久久而發,此暑毒伏於人身之內。”

伏暑的臨床表現,多由新感引動,頭痛身熱,惡寒無汗,體痛肢楚,脘悶噁心,口渴或不渴,便秘或溏,色如紅醬,溺黃濁而熱;繼則狀如瘧,但寒熱模糊不甚分明,或皮膚隱隱見疹,或紅或白,甚或但熱不寒,熱盛於夜,譫語煩躁,渴喜冷飲,或嘔或呃,天明得汗,身熱雖減而胸腹灼熱不除。病程久延,速則三四候可解,緩則五七候始除。舌苔白膩而厚或滿佈如積粉,繼則由白轉黃,甚則轉灰轉黑,或糙或乾,或焦而起刺,或燥而開裂。亦有初起即寒少熱多,日輕夜重,頭痛而暈,目赤唇紅,面垢齒燥,煩躁惡熱,口乾不喜飲,飲則乾嘔,咽燥如故,肢雖厥冷而胸腹灼熱如焚,大便多秘,或解而不多,或溏而不爽,肛門如灼,溺短赤澀,劇則手足瘈瘲昏厥不語,或煩則狂言亂語,靜則鄭聲獨語,舌色鮮紅起刺,刮無苔垢,甚則深紅起裂,或嫩紅而乾光,俟其邪由營轉氣,苔始漸布薄黃,及上罩粘膩薄苔,如舌紅中夾黑苔,或舌紅起刺中夾黃黑苔者,症情凶危。本病脈多弦數不揚。其治熱偏重者,按暑溫治療;濕偏重者,按濕溫治療。

伏暑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,避免伏暑的發生。

伏暑的預防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夏季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,如果需要外出,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,如戴帽子、穿長袖衣服等。
  2. 夏季要注意飲食清淡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3. 夏季要注意休息,不要熬夜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  4. 夏季要注意補充水分,每天要喝足够量的水,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。
  5. 夏季要注意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出現了伏暑的症狀,一定要及时就醫,以免耽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