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氣溫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氣溫病,又稱伏暑,是指感受外邪,蘊伏於里,經過一定時期而發的溫病。

伏氣溫病的病因是感受外邪,外邪可以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。這些外邪侵入人體後,會在人體內蘊伏下來,不發病。等到春夏之交,陽氣升發,外邪被激發出來,就會發病。

伏氣溫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、口渴、心煩、溲赤等。發熱多為高熱,可達40℃以上,持續時間較長。口渴多為乾渴,不但口渴,而且還想喝很多水。心煩多表現為心神不寧,坐立不安。溲赤多表現為小便短赤,尿色鮮紅。

伏氣溫病的治療以清泄里熱為主。可以使用白虎湯、犀角地黃湯、三黃石膏湯等方劑。

伏氣溫病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在春夏之交,要注意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如果出現發熱、口渴、心煩、溲赤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
伏氣溫病的古籍記載如下:
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。」

溫熱經緯》卷二:「伏氣溫病,乃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之變也。其發病,必先有伏邪,而後感外邪,則內外相合,而為溫病。」

《衷中參西錄·治溫病方》:「春日陽生,內蘊之熱,原有萌動之機,而復薄受外感,與之相觸,則陡然而發,表裡俱熱。」

伏氣溫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伏氣溫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