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氣,病證名。邪氣伏藏於體內。又稱伏氣溫病。

《傷寒論·平脈法》:「師曰:伏氣之病,以意候之。今月內,欲有伏氣,假令舊有伏氣,當須脈之。」成無己註:「冬時感寒,伏藏於經中,不即發者,謂之伏氣。」

伏氣之說源自《內經》。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:「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」。歷代各家對邪氣伏藏部位說法不一。晉·王叔和《傷寒例》認為「寒毒藏於肌膚」。金·成無己認為邪「伏藏於經中」。明·吳又可《溫疫論》認為邪伏募原。清·王孟英《溫熱經緯》認為「若伏氣溫病,自里出表,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。」

伏氣多與溫病相關聯。《素問·熱論》:「凡病傷寒而成溫者,先夏至日者為病溫,後夏至日者為病暑。」王孟英則將溫病分為外感溫病和伏氣溫病兩大類。一般認為,凡初起不見表證,而先見里熱,甚至血分熱證者,均為伏氣溫病。如春溫與伏暑之類便是。

伏氣,是指冬季感受寒邪,邪氣潛伏於體內,不發病,至春夏之交,感受外邪,或因飲食不節,勞倦過度,或情志失調,導致伏邪發作,而引起的溫病。

伏氣溫病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無汗、口渴、煩躁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等。

伏氣溫病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疏風散寒為主。可選用銀翹散、桑菊飲、荊防敗毒散等方劑。

伏氣溫病的預防,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注意飲食衛生,勞逸結合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
伏氣溫病是一種常見的溫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