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瘕

伏瘕,病名,即虙瘕。中醫文獻曾提到:「小腸遺熱於大腸,為伏瘕。」伏瘕是由小腸中的遺留熱氣進入大腸而引起的疾病。其主要症狀包括腹痛、腹脹、便祕和大便中帶血等。治療方法主要是清熱利濕,促進氣血流通。可以使用一些方劑如茵陳蒿湯、大黃蟅蟲丸來治療。

伏瘕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不節,過於食用肥甘厚味,生冷寒涼的食物,傷害脾胃功能,使脾胃虛弱,導致運化功能失常,產生濕熱。
  • 情緒不順暢,肝氣鬱結,氣滯造成血液瘀滯,導致腸道氣血運行不暢,形成伏瘕。
  • 外感六淫,外邪侵入腸道,阻礙了氣血運行,導致伏瘕。

伏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腹痛,多發生在左下腹部,呈間歇性絞痛,可能伴有腹脹、便祕和大便帶血等症狀。
  • 舌頭呈現紅色,舌苔薄黃,脈搏敦實而滑脫。

伏瘕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促進氣血流通為主。可以使用茵陳蒿湯、大黃蟅蟲丸等方劑治療。

伏瘕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宜清淡,少食肥甘厚味及生冷寒涼的食物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
伏瘕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導致腸道穿孔、腸梗阻等嚴重併發症。因此,一旦出現伏瘕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