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寒喉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伏寒喉癰,又稱伏寒喉風,是指因寒邪內伏,鬱於肺系,復感時邪而發的一種喉科疾病。其主要症狀為喉間紅腫或帶紫色,脈不浮數。治療上宜溫散寒邪,可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。
伏寒喉癰的病因病機
伏寒喉癰的病因主要為寒邪內伏,鬱於肺系。寒邪性質陰寒,易凝滯,若感受寒邪,寒邪不易外散,反而內伏於肺系,導致肺氣鬱閉,肺失宣降,津液聚集,形成喉間紅腫。若寒邪較重,可使局部血管收縮,血流不暢,導致喉間發紫。
伏寒喉癰的臨床表現
伏寒喉癰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喉間紅腫或帶紫色,脈不浮數。此外,患者還可伴有咽喉疼痛、聲音嘶啞、咳嗽、痰白黏稠等症狀。
伏寒喉癰的診斷與鑑別診斷
伏寒喉癰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喉間紅腫或帶紫色,脈不浮數等。此外,還可根據患者的病史,如有無感受寒邪、是否有咽喉疼痛、聲音嘶啞、咳嗽、痰白黏稠等症狀,來進行診斷。
伏寒喉癰的治療
伏寒喉癰的治療以溫散寒邪為主。可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。方中荊芥、防風辛溫解表,散寒除濕;黃連、黃芩苦寒清熱,燥濕化痰;桔梗、甘草宣肺利咽,解毒消腫;生薑、大棗調和諸藥。
伏寒喉癰的預防
伏寒喉癰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。
- 保持口腔衛生,勤漱口。
- 一旦出現咽喉不適,應及早就醫。
伏寒喉癰是中醫臨床常見的一種喉科疾病,其病因病機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上宜辨證施治。患者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,以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