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鼓

伏鼓是中醫脈象中的一種現象,指的是脈搏來得很深沉而且搏動有力。《素問.經脈別論》中提到:「太陰藏搏,言伏鼓也。」《素問.陰陽類論》中解釋說:「三陰者,六經之所主也,交於太陰,伏鼓不浮,上空志心。」

伏鼓的形成原因有幾種情況:

  1. 陰寒內盛,陽氣不足。
  2. 氣血虧虛,脈道無法充盈。
  3. 痰飲阻滯,脈道不通暢。
  4. 瘀血阻滯,脈道不暢通。

伏鼓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脈搏感覺很沉,按壓時力道較弱,有時會有搏動感。
  2. 面色蒼白,精神疲乏,四肢感覺冰冷。
  3. 食慾不振,大便稀薄,小便量多。
  4. 舌苔淡白,脈搏深沉細弱。

治療伏鼓時,應該針對病因和病機進行辨證施治。如果是因為陰寒內盛、陽氣不足,可以使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溫陽散寒的藥物。如果是氣血虧虛、脈道失充,可以使用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補氣健脾的藥物。如果是痰飲阻滯、脈道不通暢,可以使用半夏、白芥子、陳皮等化痰散結的藥物。如果是瘀血阻滯、脈道不暢通,可以使用桃仁、紅花、丹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。

一般來說,伏鼓的預後輕微的較好,嚴重的較差。

伏鼓是中醫脈象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,通常在虛寒、氣血虧虛、痰飲阻滯、瘀血阻滯等病症中常見。治療伏鼓時,應該根據病因和病機進行辨證施治。一般說來,伏鼓病情輕微的預後較好,病情嚴重的預後較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