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鱉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鱉瘕,病證名。八瘕之一。《諸病源候論.症瘕病諸候》:「鱉瘕者,謂腹中瘕結如鱉狀是也。」《雜病源流犀燭.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》:「鱉瘕,形大如杯,若存若亡,持之應手,其苦小腹內切痛,惡氣左右走,上下腹中痛,腰背亦痛,不可以息,面目黃黑,脫聲少氣,甚至有頭足成形者。」《類證治裁.痃癖症瘕諸積論治》:「鱉瘕,經行浴水,水精與邪氣入於子戶,形如小袢,少腹切痛,宜鱉瘕方。」
鱉瘕的病因病機,主要由於飲食不節,勞倦過度,或感受外邪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日久化熱,結聚成塊,而形成鱉瘕。其臨床表現為小腹疼痛,拒按,形如鱉狀,或有頭足成形,或伴有惡心嘔吐、腹脹便溏、面目黃黑、脫聲少氣等症狀。
鱉瘕的治療,以清熱利濕、消腫散結為主。可用鱉瘕散、鱉甲煎丸等方藥治療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方法治療。
鱉瘕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,以免生濕助濕。
-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如果出現了小腹疼痛、拒按,形如鱉狀,或有頭足成形,或伴有惡心嘔吐、腹脹便溏、面目黃黑、脫聲少氣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