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跗骨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跗骨傷,又稱跗骨折,是由腳部外傷引起的跗骨骨折。跗骨指的是蹠骨,每隻腳有五塊。跗骨傷通常是由於跌倒或受到壓力造成的。其中,蹠骨基底部的骨折最常見,其次是其他部位的骨折。症狀包括受傷局部的腫脹、疼痛,碰觸時劇烈的疼痛感,可能有骨響聲,腳部功能受限。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整復和固定。藥物治療詳情請參考骨折條目。

《醫宗金鑒》卷八十八提到:“跗骨傷是由於跌倒或受到壓力造成的,症狀包括受傷局部的腫脹、疼痛,碰觸時劇烈的疼痛感,可能有骨響聲,腳部功能受限。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整復和固定。藥物治療詳情請參考骨折條目。”

跗骨傷的病因通常是跌倒、壓力等外傷,其中以蹠骨基底部的骨折最常見,其他部位次之。臨床表現為局部腫脹、疼痛,碰觸時劇烈疼痛,有時還會聽到骨響聲,腳部功能受限。

治療跗骨傷時,首先要進行手法整復,將骨折端恢復到正常位置。然後根據骨折的位置、嚴重程度和癒合情況等,選擇合適的固定方法,如石膏固定、夾板固定等。同時結閤中藥內服和外敷,以減輕腫脹和疼痛,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骨折癒合。

跗骨傷的預後通常是良好的,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導致骨折癒合不良,甚至造成關節僵硬和功能受損等後遺症。因此,在治療期間,患者必須嚴格遵從醫生的建議,積極配合治療,以便早日康復。

跗骨傷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。因此,患者在出現相關症狀時,應盡快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