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膚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膚脹

膚脹是一種病名,主要發生於陽氣不足,寒氣滯留於皮膚所致。陽氣不足時,衛氣無法守護身體,寒氣便能進入虛弱的身體並留停在皮膚之間,使皮膚失去溫暖而產生腫脹,同時也會影響氣血運行,使水分停滯而形成水腫。病情表現主要包括全身腫脹、腹部膨大和皮膚增厚。

臨床表現

膚脹主要以以下症狀為特徵:

  • 全身腫脹:常見於四肢、面部和腹部,皮膚緊繃,按壓凹陷不起,皮色無變化。
  • 腹部膨大:中醫的"鼓脹"現象,腹部膨脹而松軟無力,皮膚顏色無變化。
  • 皮膚增厚:皮膚變厚,緊繃而失去彈性,可用中醫的皮膚診斷方法來判斷。

診斷與治療

診斷膚脹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如全身腫脹、腹部膨大和皮膚增厚。此外,可利用中醫的望、聞、問、切的四診方法進行辨證。

治療膚脹主要以扶正祛寒、理氣化濁為主要方針。常用的治療方劑有祛寒建中湯。祛寒建中湯的成分包括黃芪、桂枝、白朮、炙甘草、生薑和大棗。黃芪是一種補氣升陽的藥物,桂枝能溫經散寒,白朮則可以健脾燥濕,炙甘草能益氣和中,生薑則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,而大棗則有補中益氣的功效。祛寒建中湯具有扶正祛寒、理氣化濁的作用,對於膚脹的治療具有效果。

預防措施

預防膚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3. 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早期發現疾病,早期治療。

以上是對於膚脹的簡要介紹,如需詳細資訊,建議諮詢中醫師或專業醫生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