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否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否格,病名。陰陽之氣阻滯不通所致的疾患。《中藏經.陰陽否格論》:「否格者,謂陰陽不相從也。陽奔於上則燔,脾肺生其疸也,其色黃赤,皆起於陽極也;陰走於下則冰,腎肝生其厥也,其色青黑,皆發於陰極也。疸為黃疸也,厥為寒厥也,由陰陽否格不通而生焉。」
否格是指陰陽之氣不相順從,導致氣機阻滯不通的病理現象。《中藏經》認為,否格是由於陰陽失調、氣機不暢所致。當陰陽失調時,陰陽之氣不能相互協調,導致氣機阻滯不通,從而出現一系列病理表現。
否格可分為陽否格和陰否格。陽否格是指陽氣過盛,導致陰陽失調,氣機阻滯不通。陽否格可見於黃疸、痞等病症。陰否格是指陰氣過盛,導致陰陽失調,氣機阻滯不通。陰否格可見於寒厥、痞等病症。
否格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理現象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。因此,當出現否格相關症狀時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