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馮淮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馮淮清
馮淮清,字秋平,清代醫家,具體生卒年及籍貫不詳。其醫術精湛,曾於太醫院擔任七品吏目,並兼任東藥房值宿供奉官,負責宮廷醫藥事務,足見其醫術與地位受官方認可。
在清代太醫院體系中,吏目為基層醫官,需通曉醫理並具備臨床經驗,而東藥房值宿供奉官則需熟悉藥性配伍與方劑調配,以應皇室及貴族之醫療需求。由此推測,馮淮清不僅精於診療,亦擅長藥材辨識與方劑運用,符合中醫「醫藥並重」之傳統。
中醫理論中,太醫院醫官多承襲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等經典,重視辨證論治與整體調理。馮淮清既任職太醫院,其學術思想可能融合了宮廷醫學特色,如注重溫補調養、善用珍稀藥材,並遵循「君臣佐使」的組方原則。此外,清代醫家常受考據學風影響,或兼涉古籍校勘與醫理闡釋,馮淮清亦可能參與醫籍整理或臨證醫案記錄,惜相關著述未見流傳。
東藥房為宮廷藥材儲備與調配重地,值宿官需掌握藥性升降浮沉、四氣五味,以確保用藥精準。馮淮清任此職,顯示其對《神農本草經》《本草綱目》等藥學典籍的嫻熟,且能因應天時(如節氣變化)、體質(如宮廷貴族多虛證)調整方藥,體現中醫「因人、因時、因地」的治療原則。
雖馮淮清生平記載簡略,然其職務反映了清代官方醫學的嚴謹性與實用性,亦為研究中醫官制與宮廷醫學的珍貴線索。其醫術承先啟後,於中醫藥發展史中具一定代表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