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蜂窠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蜂窠癧

蜂窠癧是一種病名,形似蜂窠的瘰癧在左耳根部產生,所以稱之為蜂窠癧。根據《外科大成》卷二所述,其病情與瘰癧類似,但處於耳根部,呈現青黑色,硬度如石,疼痛難忍,若無適當治療會逐漸變成瘰癧。

古人認為蜂窠癧的病因是風寒濕邪侵入體內,導致經絡堵塞,氣血循環不順,肌肉營養不良,最終形成癰腫,久而成為瘰癧。

蜂窠癧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左耳根部出現一個呈現蜂窠般形狀的腫塊,皮膚呈青黑色,質地堅硬如石,且疼痛難忍。

治療蜂窠癧以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以使用中藥外敷,例如五靈脂、乳香、沒藥、冰片等,將其研成粉末後塗敷在患處;或者選用中藥內服,如丹參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等,煎煮後服用。

蜂窠癧的預後通常較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會導致瘰癧潰破,形成瘰癧瘡。

預防蜂窠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3. 飲食清淡,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不熬夜、不抽菸、不喝酒。

如果出現蜂窠癧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