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主皮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肺主皮毛
在中醫理論中,「肺主皮毛」為肺臟生理功能之重要體現,意指肺與人體體表皮毛(包括皮膚、汗腺、毫毛等)存在密切的生理與病理聯繫。此概念源自《黃帝內經》,如《素問·痿論》所言:「肺主身之皮毛」,明確指出肺氣對皮毛的滋養與調控作用。
肺與皮毛的生理關係
- 宣發衛氣,溫煦肌表
肺主宣發,能將衛氣輸布至體表。衛氣屬陽,具有溫養皮膚、調節腠理開闔及防禦外邪之功。《靈樞·決氣》提到:「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,充身,澤毛,若霧露之溉」,形象描述肺氣如霧露般濡潤皮毛,使其光澤緊緻。若肺氣充足,則皮膚緻密,毫毛潤澤;反之,肺氣虛弱則皮毛枯槁,易受風寒侵襲。 - 調節腠理,司汗孔開合
肺通過宣發與肅降功能,調節腠理(皮膚紋理與汗孔)之開闔,從而控制汗液排泄與體溫平衡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稱「肺主皮毛」,即包含此調節機制。若肺失宣降,可致汗孔開合失常,出現無汗、多汗或皮膚代謝異常。 - 輸布津液,潤澤皮毛
肺為「水之上源」,能將脾轉輸之水谷精微上布至皮毛,使其得到津液滋養。若肺陰不足或燥邪犯肺,常見皮膚乾燥、脫屑,甚至搔癢。
病理表現與臨床意義
肺與皮毛的關聯在病理狀態下尤為明顯:
- 外邪侵襲:風寒或風熱邪氣常經皮毛犯肺,導致咳嗽、鼻塞等,此即「肺合皮毛」的病理傳變。
- 肺虛證候:肺氣虛者常見自汗、易感冒;肺陰虛則皮膚乾燥、毛髮易折。
- 皮膚病症:如痤瘡、濕疹等,中醫可能從肺論治,因肺熱或肺失宣降可導致濕熱鬱於肌表。
理論延伸
「肺主皮毛」亦反映中醫整體觀,強調內臟與體表組織的對應關係。此理論指導臨床治療,如針刺肺經穴位(如太淵、列缺)可調理皮膚疾患;藥物上,杏仁、桑白皮等入肺經之品,常被用於改善皮膚問題。
綜言之,「肺主皮毛」不僅闡述肺與體表的生理聯繫,更為中醫診療皮膚病、呼吸系統疾病提供重要理論依據,體現「由內及外」的調治思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